(来源:证券时报)
2016年信托业年会昨日进入第二天。上午,针对本次年会核心内容及行业公司发展情况,监管层与68家信托公司参会高管进行了分组讨论;下午,银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邓智毅为本次年会作了总结讲话。
据证券时报·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在分组讨论中,与会高管集中表达了数点热切期盼,包括期待八大业务分类尽快落实;期盼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信登”)发挥切实作用;期盼信托子公司操作指引尽快落地等等。邓智毅提醒信托公司,“认清发展形势,重视分化加剧问题”。
八大业务分类咋落地
12月26日,银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杨家才在年会上首次提出信托八大业务分类,包括债权信托、股权信托、标品信托、同业信托、财产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益信托及事务信托等。
邓智毅认为,信托业务分类是监管的基础性工作,明确了信托业务发展方向和发展功能的问题,是信托业务模式和信托监管框架的重大变革,将对信托业的转型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据透露,八大业务分类的具体操作方式有望很快落地。银监会目前已经做了不少铺垫工作,年后将联合财政部发布相关的会计规则;信托业协会将编撰相关书籍教材作为操作指引,可视为八大业务分类的实施细则;下一步将选择部分信托公司作为业务分类先行先试的试点,以便推广。
26日正式揭牌成立的中信登,尚不能解决以不动产等作为信托财产设立信托的登记问题。
分组讨论中,数位信托高管表示希望扩大信托财产登记范围,在非实质性交易的不动产、动产、股权方面,能与相关部门协商取得一些突破。
邓智毅表示,中信登是信托业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成为全国信托产品的集中登记平台、信托产品的统一发行交易流转平台及信托业运行的监测平台。
正在研究制定子公司管理办法
自2014年开始,银监会大力支持信托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拓展业务。时至今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在该领域试水。专业子公司运作载体包括股权投资子公司、国际业务子公司、财富管理子公司、基金子公司、互联网金融子公司等,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信托专业子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如人意。
不久前,银监会公开表态正在研究制定《信托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令业界备受鼓舞。在本次年会的分组讨论中,多位与会高管亦再次表达对上述政策尽快落地的期待。
68家信托划分为四类
在总结讲话中,邓智毅提醒信托公司,“认清发展形势,重视分化加剧问题”。
他将业内68家信托公司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公司科学发展,成效显著;第二类公司积极转型,后劲十足;第三类公司追求速度,大而不强;第四类公司发展乏力,面临困境。
在他看来,第一类公司目前数量还不多,但代表了信托业在回归本源,是成功转型发展的“星星之火”;第二类为数不少,已有明确转型方向,并开始了转型探索和实践,尽管转型带来的积极影响在短期内尚未见明显成效;第三类公司数量较多,也是信托行业整体大而不强的原因;第四类个数不多,但数量有增长态势。
邓智毅还重申了他在2016年初信托业监管会议上提出的“十大关系”。
邓智毅表示,通过对行业风险和分化趋势背后原因的分析,目前信托行业经营稳健度和信托公司的优劣分化方向与这十大关系的把握紧密相关,“信托行业转型和发展工作要把握好‘十大关系’”。
据记者了解,监管层提出十大关系包括: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综合化方向与专业化方向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转型发展与公司治理的关系;风险偏好与风控能力的关系;固有业务与信托业务的关系;市场建设与市场约束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分层监管的关系。
邓智毅表示,成长型的公司应优先打造专业化优势;成熟期的公司则兼顾专业化与综合化,逐步形成“行业百花齐放,公司各有所长”的行业发展格局。